蛇床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论著也谈中药毒性
TUhjnbcbe - 2022/8/23 23:06:00

摘要:通过对传统中医药中药*性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中药*性认识的梳理,回顾了国际上对中药*性的不正常反应,讨论了中药*性合适的认识评价方法,认为,不可讳言中药的*性问题,但也不能迷失于现代医学对中药*性的判定,应该探索并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学特点的药物*性研究认证体系,以促进中医药的良性可持续发展。

关键词:中药;*性

中药的“*性”问题,其实是个很大的话题。以我的学识修养,其实很难说清楚、说透彻。但因为这些年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加强,尤其随着电视剧《老中医》的热播,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,在有些别有用心地带节奏之下,社会上对中药“*性”的议论又突然热络,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也谈一谈这方面的认识。毕竟,笔者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中医药行业已20多年,而且作者之一还是祖传7代[1]的中医药世家子弟。

一、祖国医学对中药*性的传统认识

中、西医学因为理论体系不同、思维方法不同、研究方法不同[2][3]会导致对药物尤其中药的“*性”认识大相径庭。

从中医的发展史上,甚至把一切药物都看为“*药”,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“医师掌医之*令,聚*药以供医事”,《素问·汤液醪醴》“当今之世,必齐*药攻其中,镵石、针艾治其外也”,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“其病生于内,其治宜*药”,《素问·胀气法时论》“*药攻*”的论述,都是这种认识。直至明代仍有医家谓*即药,如明代《类经·卷十二》云:*药者,总括药而言,凡能除病者,皆称之为*药。

简而论之,目前中医业界公认,中药的“*性”认识可分广义、狭义两种。狭义之*,指药物本身确有*性,应用一般剂量或较低剂量,也会对人体或者机能能产生一定损害作用,甚至中*、死亡,如砒霜之类。广义之*则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偏性、补泻清润作用。如*连大寒、附子大热,这个大寒、大热就是药物的“*性”。所以张景岳明确指出:“药以治病,因*为能,所谓*者,是以气味之有偏也。”《神农本草经》说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*”,应该就是这种认识。我们常说的“是药三分*”也基本上是从这个道理讲的。

客观上讲,历代药物经典,对中药*性的认识,受制于历史条件,相对是比较粗糙的。传统对于中药*性的认识和分级均来源于临床,基本上是以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服用药物后的身体反应来作为药物*性的认识依据,除中药的本身的*性反应外,往往还包括了中药的偏性等。这种研究方法明显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,缺乏准确的、量化的、统一的标准[4]。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中药分为有*与无*两类;《吴普本草》也以大*、有*把药物做二分,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把中药做大*、有*、小*三分,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则把中药做大*、有*、小*和微*四分。《中国药典》[5]医院校教材《中药学》[6]对中药*性和分级标准也一致分为“大*”、“有*”、“小*”三级标准。所以后世以及当代医家一般都认为:“大*”中药,是使用剂量比较小即会引发中*症状,中*反应发生较快且比较严重,更容易造成死亡。“有*”中药,则是使用较大剂量才会引发中*症状,中*反应发生可能比较缓慢,但后果仍然严重,也会造成死亡。而“小*”中药,是在标准治疗剂量下不易或不会中*,超大量使用才会发生中*反应,而且症状比较轻微,不会造成死亡[7]。但这种“小剂量”、“较大剂量”和“超大剂量”并没有什么量化标准,从而缺乏实际上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。

二、现代医学对中药*性的认识

西医学对于药物“*性”的研究和认识与中医药几乎全部来源于临床实践不一样。西医*性试验的一般方法,是先搞一组动物,如小白鼠,给同样的药物和用量,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后,观察某些理化指标或者解剖观察某些指标,来确定*性的有无及大小,然后再运用于临床观察。应该说,这种方法是西医药规范化、标准化的特色体现之一,和工业化的要求一脉相承,也就是目前“科学”的研究方法[2][3]。

正是西医和中医对药物“*性”的认识方法有很大区别。研究方法不同,结果、结论肯定不同。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。这种研究方法从中医思维看来,在追求标准化、规范化的同时,实质上会忽略用药的个体差异以及中医最注重的“辨证论治、对证下药”[2][3]。当然,西医的理论体系

1
查看完整版本: 论著也谈中药毒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