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痛经不孕取乎解郁与暖宫
TUhjnbcbe - 2022/4/23 15:34:00

女子以血为本,血液枯耗,固能导致冲脉失盈,任脉失养,影响摄精受孕,而血行瘀滞,尤能滞涩气机,阻塞胞脉,致使难以受精成胎。凡治不孕,必先调经,而不孕兼有经前腹痛者,则首当辨治痛经。

痛经病因多异,一般而言,刺痛为瘀,绞痛为寒,疼痛绵绵属虚,腹痛灼灼属热,痛而兼坠为气虚,时痛时止为气滞。

余则以为痛经以血为病,主张“血病以行气为先”“血病以热药为佐”,执简驭繁,可将痛经不孕分为气滞血瘀、寒浊凝滞二型辨治,收效显著。

(1)气滞血瘀,治宜解郁化瘀

女子以肝为先天,易于怫郁,郁则气滞,血亦凝泣,继而波及五脏六腑之气血,造成寒热虚实的不同病理。经行腹痛虽表现不一,但其大旨总不出乎肝郁气滞,甚则气滞而血瘀,其表现多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坠胀作痛,拒按,经量少而不畅,色紫夹有血块,血块排出后痛势顿减,或有胸胁胀痛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,脉沉弦,或沉涩。

活血止痛;若肝郁甚者,每配合以逍遥丸;血瘀明显者,则加泽兰、益母草之属,常可获得肝疏心恬,自然欢合之效。

(2)寒浊凝滞,主以温暖胞宫

女子临经之际涉雨受凉,或贪饮凉物,最易导致寒浊着入胞宫,经水之道随之闭塞不通,证见经前或经行时小腹拧痛抽痛,喜暖恶凉,按之痛甚,经量少,色黯红,或紫有块,四肢不温,胁肋掣痛,舌质紫,苔白润或腻,脉沉紧。

治此须用辛温之品,以祛寒化浊,温暖胞宫,俾胞宫寒浊得以温化,经水得以通畅。

临床常用少腹逐瘀汤、化瘀赞育汤(血府逐瘀汤加紫石英、蛇床子等)化裁;祛寒暖宫,促其受孕。

刘某,女,30岁,患者早婚,婚后即患痛经,周期紊乱,经来色紫,有血块,婚后5年未育。经检查男女双方均无器质病变,患者脸色苍黑有瘀斑,性情乖违,手心灼热,胸肋刺痛,口干失眠,舌紫苔薄,脉沉弦。证属肝郁血瘀,寒凝胞宫。

治以日服一剂血府逐瘀汤,月经来前连服五剂少腹逐瘀汤。治疗3月后,月经周期正常,腹痛消失。遂停服血府逐瘀汤,改为每月经前服少腹逐瘀汤五剂,半年后即孕,顺产一男婴。

——摘自《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》

乾麟谨识:

1.父亲临床习用逍遥散、血府逐瘀汤、少腹逐瘀汤等方治疗妇科痛经与不孕,并言简意赅地指出,解郁与暖宫是治疗妇科病的主要手段。核之临床,确为至理珍言。

2.清代医家*元御在《四圣心源》一书中指出:“气滞之证,其上宜凉,其下宜暖”,“血瘀之证,其下宜温而上宜清”,对临床用药颇有现实意义。例如妇人肝郁化火,火性炎上,每见眩晕、心烦、潮热等,其病在上,宜丹栀逍遥散清上;若阳郁生寒,寒性趋下,每见痛经、腹痛、不孕等,其病在下,宜少腹逐瘀汤温下。

3.清代医家薛生白谓:“凡看病必究体质,勿通套混治”,体质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,其中包括性别、年龄、生活环境、饮食习惯以及个人体质等。叶天士创“女人以肝为先天”之说,正是典型的体质辨证理论,治妇科病,必须不忘治肝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痛经不孕取乎解郁与暖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