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,植物性农药重新受到重视,利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创制新农药已成为现代农药开发的重要途径。
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在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开发方面并不处于劣势,而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某些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。
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,具有发展植物性农药得天独厚的条件;深厚的科研基础为我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,研究开发植物性农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大力发展植物性农药是把我国农药推向世界的重要途径。
一、我国登记备案植物源农药发展趋势数据分析
近20年多,我国已生产和实际应用了40多种植物性杀虫剂。
我国植物性农药的登记生产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(见图一)。
年,植物性农药的生产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,有家植物性农药生产企业,登记生产的植物性农药种类20种,植物性农药单剂或原药品种54个,植物性农药混配制剂46个,共有植物性农药产品个。
我国植物源农药品种增长趋势图(图一)
年我国登记植物源农药种类(表1)
年我国登记植物源农药单剂和原料品种如上图
年我国登记植物源农药混配制剂如上图
二、植物源农药的应用领域
在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中,植物性农药得到了大规模地应用,多种产品被列为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指定农药品种。大部分植物性杀虫剂是防治蔬菜、茶叶和果树害虫的理想用药,部分杀虫剂在防治森林害虫、卫生害虫、储粮害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印楝素被全国绿色食品办公室列为农业绿色食品推荐使用品种,主要用于防治蔬菜、果树、茶叶、水稻害虫和蝗虫,鱼藤酮制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和果树害虫,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也有应用,1%苦参碱可溶性液剂产品,成为年国家林业局药剂采购唯一中标的植物源农药。
三、植物源农药杀虫剂原料的推广与种植
印楝、鱼藤酮、非洲山毛豆、苦参、除虫菊、烟碱等杀虫植物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,其中,我国印楝人工林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原产地印度和巴基斯坦。
云南计划或已经推广种植印楝30万亩、四川30万亩及海南20万亩,印楝的引种被认为是我国继橡胶树引种后的又一创举。
目前攀枝花地区建立了一个30多万亩的印楝生产基地,可年产印楝种子,吨,综合经济效益超过亿元,其中杀虫剂的产值可达46.3亿元。
2年,云南省曲靖和红河州除虫菊种植推广面积已超过9万亩,可年产干花5吨,占世界产量的30%,已接近肯尼亚的种植面积,云南省种植除虫菊面积超过全国的90%。
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生产虽在我国已开展多年,但总的趋势仍然处于一个缓慢的发展阶段,除少数品种的生产已产业化外,大量技术还处在不成熟、待完善、待开发和试推广阶段,其使用量只占农药的1.0%-4.5%,同时,几大类生物农药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。
随着植物源农药的研究领域和深度的不断扩展,特别是现代色谱分离、核磁共振等化学结构鉴定技术以及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进展,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,许多基础性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,现已明确了大多数植物的活性物质、有效剂量、对病虫害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等。大多数植物源活性物质都对害虫正常行为有干扰作用,使其拒食、忌避、发育生长受阻、抗产卵甚至不育。
四、植物源农药的意义
1.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和食品质量世界各国都在减少高*高残留农药用量。在过去十多年里,欧洲各国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常规农药的用量,其0年农药使用量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减少了50%,20世纪末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,美国减少了35%化学农药用量。韩国农林部在年前减少了30%的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,在年前减少至目前的50%。韩国年的农药使用量为2.2万吨,年的用量将减少到了1.5万吨。2.为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相适应,我国目前开发的新农药必须具有安全性高、残留低、无公害、生物活性高、使用费用低、选择性高的特点。植物源农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,是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热点。
陕西创农兴叶生物有限公司致力于天然农药产品的综合性开发利用,立志成为全球的专业植物源农药原药的生产供应商。公司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、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、雄厚的技术力量,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优势,通过提取、分离、纯化等物理方法研发和生产了众多国内外客户青睐的产品。
创农兴叶主营品质:
苦参碱系列、鱼藤酮、蛇床子素、茶皂素、藜芦碱、川楝素、等优势品种。
欢迎各位老板蒋经理:(WX)
声明: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,感谢您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