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云南游记三,南传佛教需自渡
TUhjnbcbe - 2025/5/30 21:26:00

从昆明到西双版纳,坐火车花了三个多小时,一路看到的都是大棚,也不晓得是花卉还是蔬菜。

之前来过两次西双版纳,一次是公益,匆匆忙忙吃了几顿烧烤就回去了,一次是路过,就去看了看大象。

这次目的比较明确,看看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区别。

当然,日常旅行必备之逛菜市场不能忘,这次找了当地的卤鸡脚,我选了几种没见过的调料,然后买了几个贵州破酥包和两个本地水果,一起感受了一下当地早餐。

接着就是坐公交出发,去一个城市最喜欢坐公交,一是可以看遍整个城市的全貌,不同区之间的发展差异,商业生态之间的差异都很有意思,二是便宜又方便,总能遇见小惊喜。

原本想直接去总佛寺,中间看到花卉园,突然想起这边丰富的植物也是一大亮点,于是就去了。

植物园里很多以前没概念的神奇植物都看了一遍,特别是在热带果园里,20几种水果包括菠萝蜜、木瓜、杨桃挂的都是,口水流了一地,可惜不让摘。

见识了澳洲坚果本来的样子,也仔细研究了荔枝和龙眼果树的区别,最后看到可可树长这么多可可果,差点没忍住摘一个回家。

不过最后也没空手回来,在橡胶林里,之前割胶留下的割痕里扯出来了完整的一条天然橡胶做成了皮筋,戴在了手上。

然后在大咖啡树上摘了几颗咖啡豆留作纪念。

下一站佛寺,先去了大金塔,然后景兰大佛寺,大金塔东南亚风格很强,景兰没什么人,稍微逛了一圈就离开了。

然后去了人人气更旺的总佛寺,和曼听公园相连那个总佛寺,最后才去勐泐大佛寺。

从建筑,到供奉的佛像,佛像的着装,最后到对信徒的要求上,都好好研究了一下,发现果然都不一样。

佛教进入中国主要分两只,一只是我们熟悉的北传佛教,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和西藏两条线,一条成为了汉传佛教,一条成为了藏传佛教。

另一只就是从南印度到斯里兰卡、缅甸最后进入云南的南传佛教。

北传佛教,特别是汉传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,而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。

大乘和小乘的区别,一个是普度众生,一个是度自己。

大乘佛教既然是通过拯救众生来提升修行,来成佛成祖,这样的佛教往往比较包容,众生需要什么,它就融合什么,所以我们熟悉的佛教其实融合了道家、儒家甚至部分本地信仰在里面。

而小乘佛教不一样,它讲究纯粹性,它最接近佛教最本源的样子——自我的修行。

佛祖释迦牟尼最初提出的是一整套自我修行的方法论,它更像是一种哲学,而不是一个宗教。

所以在佛寺里,佛祖的形象更偏向于智慧和修行,更像是一个导师的角色,来引领信徒们修行,引领信徒们到达彼岸。

在这几个南传佛教的寺庙里,佛祖的佛像都不是坐在莲花台上,而是坐在菩提树下,莲花台上的佛祖是万能的神仙,坐在菩提树下的佛祖是达者为先的导师。

同样的,南传佛教的寺庙,内部空间极大,足以让几十上百个信徒盘腿而坐,去修行去思考。

这和我们平时去寺庙不一样,我们平时去的寺庙80%空间都是佛台和佛像,剩下的空间只剩下你排队跪拜,而南传佛教是跟随佛祖的自我修行,是大家一起盘坐在一起,一一接受上师的教导和启发,所以佛台和佛像只占空间20%,剩下都是修行的空地。

它更多的保留了一个学堂和修行的元素,而不是彻底成为一个朝拜的圣殿,祈愿的神佛。

在东南亚、包括西双版纳,南传佛教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,建筑外观也是,佛教宽顶多角塔楼式建筑满街都是,但凡公共建筑,甚至居民自己家也会这样设计。

为什么来西双版纳感觉就像来了泰国清迈?就是因为这边满是佛教风格的建筑、还有满城的叶子花。

因为平时对禅修和冥想也比较感兴趣,所以在总佛寺里,我在正殿里盘坐了半个多小时,尝试在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地方冥想,和佛祖眼对眼半小时后,发现佛祖的表情也很有意思。

比起大乘佛教佛祖的慈悲,小乘佛教的佛祖貌似在思考,而不是慈爱的看着你。

在盘坐的这段时间,边上游客一个又一个的跪拜,祈愿,求签,总让我有种恍惚感,是不是大家觉得所有的佛祖都一样?

这明明是需要自渡的小乘佛教,你去求也没用呀,这就像你给老师跪拜,不求学习好,求发大财一样,老师也没办法呀,老师只管你学习呀。

也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帮你呼叫下北传那一只的兄弟分身来帮你。

不过佛教既然要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,大众的需求就不能忽略,需求就会催生变革,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,对于生死的恐惧你总得解决。

于是各种仪式也就殊途同归。

再加上大部分被大乘佛教影响的游客,才不管你是大乘小乘,反正我要拜,我要给钱,你收不收吧?那么自然许愿池也好,香火也好,求签还原也好都会出现。

作为哲学家的释迦摩尼,不介意临时充当一下万能的佛祖。

除了建筑空间的布局,佛祖的身份区别,佛寺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角色就是大地女神,就是一束头发很长,长到地上的一个女神,会出现在佛祖座下。

因为大地女神是记载释迦佛祖所做善事的证明人,传说她发稍上的水为释迦牟尼行善所积,能涤魔荡魅,消灾去难,神奇灵验,法力无边。

那一束头发,反而有了神奇的魔力,这也是佛教进入东南亚以后,和本地信仰融合的结果。

就像当年道教南下,把南方本地原始神灵都变成了坐骑或者反派是一个道理,西游记里很多妖怪最早其实是南方各座名山的正神,后来信仰战争输了,就变成了坐骑。

最后聊一聊服饰和建筑,佛祖进入傣族以后,身上穿的也是标准的傣式风格衣服,在我看来这反而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释迦摩尼服装风格,毕竟从印度南大陆,到斯里兰卡到东南亚,气候都差不多,服饰经过文化的不断交流,也都差不多。

建筑里也有文化融合的痕迹,在印度佛祖和蛇有各种关系,蛇护了佛祖悟道,在中国则变成了龙,我甚至看到了大象头,龙的身子的生物,还有长了孔雀翅膀的龙,长了象牙的龙。这些都是文化融合的产物。

所以,以后去南传佛教的寺庙,跪下许愿也许并没有用,人家虽然也有类似职能,但是毕竟不专业,还是找汉传佛教里比较出名的观音菩萨比较好。

比起许愿,比如好好静下心席地而坐,和佛祖一样坐在菩提树下考虑考虑人生更有用。

当然,我除了和佛祖唠了半小时嗑以外,还在边上一看就是几百年的菩提树下坐了会,可惜榆木脑袋没反应。

没办法,我就偷偷摘了三颗没成熟的菩提子,带回家留个纪念。也许,它们会持续发功,最后给我灵光一闪,开悟了呢?!哈哈

回见!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云南游记三,南传佛教需自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