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春夏足癣最容易复发,很可能是湿热在作怪,
TUhjnbcbe - 2023/7/9 21:06:00

一到夏季,门诊上总能遇到不少足癣患者,年轻人居多。这不,上周就有一个阳光帅气的大学生。“我得了脚气,抹了很多药膏都不好使。”说完,他把鞋袜一脱,瞬间,扑鼻的臭气充满整个诊室。观察发现,患者的脚趾之间有溃烂,确实是足癣。

足癣俗称“脚气”,它的表现方式有3种类型:水疱型、糜烂性、鳞屑角化型

1.水疱型

多发生在夏季,表现为趾间、足缘、足底出现米粒大小,深在性水疱,疏散或成群分布,疱壁较厚,内容清澈,不易破裂,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,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,剧烈瘙痒。

2.糜烂型

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。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,露出鲜红色糜烂面;严重者趾缝间、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,瘙痒剧烈,多发于第3、4、5趾缝间。常见于多汗者。

3.鳞屑角化型

症状是足跖、足缘、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、粗糙、脱屑,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,反复脱落。

有人说,我每次抹过药后管段时间后,足藓又犯了。因为抹的药可能只是对脚步的真菌起作用,但是如果体内真的有适合真菌生存的土壤,即使是杀死了这一次的,它们迟早还是会卷土重来。

分享一个案例:一位女士被足藓困扰多年,她有足藓的同时,身体其它地方也有不适的症状,她说平时饭后胃脘部有不适感,容易腹胀,肚里还有肠鸣声,大便不成型,小便量少。她的经期容易退后,量少色暗,经期前容易腰背酸楚。

综合分析,她的足癣和脾胃的不适是由于脾虚失运,湿邪内盛造成的,所以我给她开了7剂健脾和胃、燥湿利水的方子,用到了炒苍术、姜半夏、佛手、炒枳实、腹皮子、茯苓、蛇床子、苦参等药。二诊时,患者说她服药后,小便明显增多了。我告诉她,这其实是身体在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,等湿邪少了,脚气也就轻了。当时她趾缝间的渗出已经痊愈,瘙痒的感觉大减,大便虽然已经成形,但还是偏软。我根据她的症状稍微修改了药方,去掉苦参,加了益智仁和芡实,仍然是7剂药。又过了9天,患者过来复诊,脚趾间的瘙痒、疼痛感已经消失,原来破溃的地方白皮暴脱,下面能看到新生的皮肤。得了足癣以后,脚会非常的痒,严重的还会糜烂、流水。中医上称其为“脚湿气”,并且根据患病时出现的气味形象地称之为“臭田螺"。从名称上我们也能看出,本病同“湿”有很大关系,或是脾胃湿热下注所成,或是因为久居湿地湿*内侵,或是脚部汗多长期受潮湿浸渍。很多北方人习惯了清爽干燥的环境,到了南方后很难适应潮湿闷热的天气,就会长足癣或是湿疹。湿性的特点是往下走的,湿邪散不出去就容易长足癣。不过,你若是天天光着脚,让脚跟空气多接触,就不容易得足癣的。道理很简单,中医治则上有“行气流湿”一说,通风好,气行则湿散。如果足癣不是严面,可以不用限汤前,坚持下去也能痊愈,稍微严重些的足癣患者可以选用一些祛湿的中药,煎汤后外用洗脚,有辅助治疗足癬的作用。

蛇床子这味中药味苦性温,能燥湿祛风,对体内湿重引起的謇有不错的效果。它为什么叫蛇床子呢?因为这种药最初是从*蛇身下采来的。大家都知道,蛇是种变温动物,对于环境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意,它睡觉的时候喜欢选择温暖的地方,总是在一种草上趴着睡,这种草后来就被称“蛇床”,它的种子就被叫作“蛇床子”。蛇床生长的地方阴湿低矮,可它却芬芳燥烈,不受阴湿之气,所以作用到人身上能够治疗湿气重引起的皮肤湿疹、癣疥疮*和男子的阴囊湿痒、女子带下阴痒等疾病。因为蛇床子本身味苦,不好吃,所以只能作为药物,平时可以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汤服用,或者外用。足癣患者使用时,可以单独煎煮蛇床子,也可以加上其他中药。

夏季闷热,脚容易出汗,一定要养成勤换鞋袜的习惯,运动完及时洗脚。另外,足癣患者不能与他人共用脚盆、拖鞋等生活用品,以防传染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春夏足癣最容易复发,很可能是湿热在作怪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