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法库老故事法库村屯名称由来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该怎么治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293352.html

法库县现有20个乡镇,个村,个自然屯。这些村屯名称的由来,可分为从动物、植物、古迹、文物、官职、地形、地貌、民族语言得名等几大类。

1、从动物得名的村名,有:老虎洞沟、老虎窝、大狼洞子、小狼洞子、狐狸沟、獾子洞、蛇山沟、大蛇山子、小蛇山子、熊家岗子和羊泉等村屯。熊家岗子说是因岗上有熊而得名,另一说是熊姓住此而得名。羊泉,传说昔年有*羊来此饮水而得名。

2、从植物得名的村名,有:榆树底、王树行子、小桑林子、大桑林子、芹菜泡、椴树沟、梨树沟、樱桃沟、羊草沟、苇子沟,藨草沟、红花岭、*花岭、百子屯等村屯。百子屯,清乾隆年间成村,原名“白菜地”“稗子屯”。宣统年间,经康平县知事余某引“文王百子”的典故,更名为百子屯。

这些从动物、植物得名的村屯,大都是清初建村。这些村屯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法库地区刚刚开垦的景象,也充分表明了这里林木茂盛,花草芬芳,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环境。

3、从古迹、文物得名的村名,有:土城子、古城堡、五城店、城址地、南土城子、北土城子、陆家房申、李家房申、大房申、小房申、古井子、娘娘庙、公主陵、王爷陵、老陵、慈恩寺、太平庄、石桩子、赵贝堡、靠陵沟、石人堡等村屯。

太平庄,是清朝乾隆年间,山东青州府周家庄村民赵德芳来此居住,用其原村名周家庄命名,不久村中打井,掘出一石桩,上刻“癸皇在位”四字,遂改为太平庄。石桩子,是河北省高姓农民来此开荒,渐成村落。清朝康熙五十五年从这里挖出一个石头桩子,上有方形顶盖,中间刻有花纹和文字,均已不清,该村便命名为石桩子村。赵贝堡,是清初有叶、夏、杨、王、孙、刘等姓来此定居,据清雍正四年村庙慈恩寺庙钟记载,原名为“照背堡”,其含义是村南山巅有一塔,因村在塔后,村中点灯照塔背,遂名“照背堡”,后演变为赵贝堡。靠陵沟,是清顺治八年,焦姓随公主下嫁,为宾图王之差役,来此占荒聚居成村,据说靠陵沟有河沟,某蒙王曾饮马于此,故称饮马河沟。后因村南有格格陵遂改为靠陵沟。

石人堡,村西有一石人面东而立,该村由此得名。这石人还有一个传说:昔年。村中有户人家,丈夫下地劳动,妻子在家做饭时,似乎有一男人进屋。女子以为男子欲若调戏自己,便将贴饼子的面团抛在男人的脸上,男人不见了。丈夫回家后妻子将此事告之丈夫。丈夫联想起刚才回家路过村西发现石人脸上有一块面的事儿,怒气冲冲,遂到村西石人脑袋打掉。年文物普查时,辽宁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认定,该石人为金元时期的石刻,颈部确有断痕。

石人像

这些从古城、古井、房申、庙、陵得名的村屯之众多,反映出法库地区历史悠久,文化内涵丰富。

4、从地形地貌得名的村名,有:桃山、黑山、*花山、团山子、尖山子、半拉山子、当石山、太平山、四架山、前山、后山、五里山、卧牛石等村屯;还有东岗子、西岗子、榛柴岗子、长岗子、大岭、小岭、红花岭等村屯;还有泡子沿、三尖泡、麻子泡、秀水河、拉马河、三面船等村屯。

卧牛石,因村南有山而得名。传说古时候有神牛出没在这里,祸害老百姓的庄稼,后来被人追赶,遁入山中,露出后背,化成石头。其实是早年村南山坡上有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头,形状如卧牛,因此命为村名。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:

怪石嵯峨一头牛,岿然不动几千秋。

青草频频难入口,细雨淋淋水自流。

日落西山不复返,金鞭打断未回头。

悠然横卧荒山外,疑是耕牛牧未收。

三面船,村中有一小山,辽河在此绕半圆形流过。

从前这里码头常停泊很多船只,站在小山上,三面皆可见船,因而得名为三面船。据传说,从前有人在这里挖出一对石柱子,上刻一副对联:

上联:依山傍水千帆竟过辽河岸,

下联:兴商通货人才荟萃三面船。

5、以窝堡命名的村屯。法库以“窝堡”命名的村屯占首位,计有82个。明代,法库地区为蒙古牧地,人烟稀少,土地荒芜。从后金开始,在此招垦,来此恳荒者用几根木杆支架起来,临时居住的“马架子”,亦称“窝棚”。后来,窝棚地方住户逐渐增多,遂由最先搭起篱棚的家姓,命为村名。如李祥窝堡、李家窝堡、王家窝堡、张家窝堡等等。

多数在柳条边以北,即在边外。边外的慈恩寺乡共有45个村屯,其中以窝堡命名的村屯有20个。它们是:刘家窝堡、褚家窝堡、赵家窝堡、边家窝堡、齐家窝堡、任家窝堡等6个村,还有田家窝堡、杨家窝堡、沙家窝堡、邓家窝堡、柴家窝堡、小刘家窝堡、大刘家窝堡、耿家窝堡、商家窝堡、侯家窝堡、孟家窝堡、何家窝堡、前边家窝堡、后边家窝堡等14个自然屯。边外的孟家乡共有村屯34个,其中以窝堡命名的村屯有9个。自*村有孟家窝堡、赵家窝堡、王家窝堡、尹家窝堡,自然屯有程家窝堡、王家窝堡、何家窝堡、刘家窝堡、杨青窝堡。

从清初保留至今的,以窝堡命名的村屯来看,可以窥视当年垦荒者挥锹揚镐,牛耕马拖,开这片次土的艰辛情景。

6、以官职得名的村屯,均在柳条边之南。清初,朝廷对旗人实行“优抚*策”,许多旗人官兵来到辽河以北、柳条边以南占荒落户。因此在边里留下了一些以清朝官职命名的村屯。清八旗的旗首领——都统,亦称固山额真。今丁家房村,原名为固山额真堡。固山额真下辖牛录。在丁家房村周围,有邦牛录,今村名为邦牛堡子;敖牛录,今村名敖牛堡子;依素牛录,今村名依牛堡子。都统的副手称副将,柏家沟镇有夏副将堡,今名夏堡。还有贝勒,冯贝勒堡,今名冯贝堡;皇庄,今名*贝堡。旗人的射箭比赛场“矢箭房”,今名十间房村,即今乡*府所在地。沿袭明朝的官名有严千户、朱千堡。

7、以民族语言命名的村屯。法库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留下了许多各民族语言的地名。以蒙古族语言命名的村屯:有包家屯乡的敖海沟,敖海为“狗剩”意思;冯贝堡乡的阿山沟,阿山为“圣水”意思;包家屯乡的海青窝堡,海青为“鹰”的意思;依牛堡子乡的黎巴彦,为“富庶”意思;孟家乡的哈气岗子,原名叫阿尔沁岗子,阿尔沁为“平民”意思;包家屯乡腰达房,原名为腰达格尔,为“摇头喇嘛”意思,后简称腰达房;依牛堡子乡的贺尔海,原名阿洛海,阿洛海为“驱虫”意思;包家屯乡的满斗窝堡,原名为满达窝堡,

满达为“五谷丰登”意思;卧牛石乡的哈户硕,原名为哈拉户陆木户硕,哈拉户陆木户硕为“黑山嘴子”意思。

以满语命名的村屯:冯贝ト乡的富拉堡子,清康熙年间,满人富拉他氏由长白山迁此落户,取名为富拉他堡子,光绪十三年改现名;冯贝卜乡的务名屯,是清康熙年间,有满人吐尔斯占居此地,取名为吐尔斯堡,光绪年间改名为无名屯,后转名为务名屯;丁家房乡的固山额真堡,也是以满语命名的村屯。以满语命名的村屯,大都在柳条边里。除满洲屯郎姓满族居柳条边外,其余满族大多居住柳条边里。

反映锡伯族足迹,而用满、汉语命名的村屯:登仕堡子镇的巴尔山,是清初锡伯族何姓,来此占荒成村,“巴尔”满语,汉义为“虎”,巴尔山可译为“虎山”之意。

从对法库县村屯名称由来的探索,可以看出法库地区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各民族分布情况,为研究法库历史提供了地名学的资料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