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蝉蜕的功效,作用和使用方法 [复制链接]

1#


  蝉蜕,始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历代本草均有收载。蝉者禅意,即变动相禅之谓,蜕为蝉之壳。故名。蜩甲(《庄子》),蝉壳、伏蛸、枯蝉(《名医别录》),蜩蟟退皮(《本草拣到》),蝉退壳(《安祥圣惠方》),金牛儿(《卫生易简方》),蝉退(《眼科龙木论》),蝉衣(《临证指南》),催米虫壳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唧唧猴皮、唧唧皮《山东中药》,知了皮、热皮、麻儿鸟皮(《中药志》),为蝉科虫豸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成仙时零落的皮壳。世界各地均产,以山东、河北产量较大。皆为野生。夏、秋天在蝉所栖身的树下左近大地搜聚,或树干上搜聚。搜聚后去净土壤、杂质,晒干。包装配枯燥处,防备压碎和湿润。以身干、色*亮、体轻、完全无杂质者为佳。生用。


  甘,寒。归肺、肝经。


  分散风热,透疹利咽,明目退翳,祛风静痉。


  解热、降温,从容催眠,抗惊厥,镇痛,抗心肌缺血,免疫调动,抗过敏、抗组胺,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,抗肿瘤。


  风热伤风,咳嗽,头晕,麻疹不透,咽痛音哑,目赤翳障,风疹瘙痒,赤子惊痫、夜啼,破伤风。


  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委曲,长约3.5cm,宽约2cm。表面*棕色,半通明,有光辉。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,多已断落,复眼凸起。额部先端凸起,口气发财,上唇宽短,下唇伸长成管状。胸部反面呈十字形裂开,裂口向内迂曲,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;腹面有足3对,被*棕色细毛。腹部钝圆,共9节。体轻,中空,易碎。气微,味淡。


  《别录》有“妇女人生子不下”的记录,故妊妇当慎用。临床曾有煎服蝉蜕10g后15分钟,浮现上腹部不断痛楚,并有腹胀、肠鸣,30分钟后自行消散的报导。


  王文彦阅历


  升散趋下论蝉蜕蝉蜕味苦、成,性凉。入肺、肝经。有散风热、宜肺、定痉的工效。历代医家用其医治外感发烧、赤子麻疹、目睛云翳、赤子惊风、夜啼等。王老深谙蝉的生存习性,蝉承天露而生,即蝉的终身不吃食品,仅靠饮用露珠保持性命,其质轻,故善于升散进取,其性如晨露而趋下,此中空外实,故善于达表。遵循这些特点,连接药典记录的工效,常将其用于如下疾病。


  水肿水肿初起,多兼表证,其风邪束表和水湿内停的病机恰与蝉蜕具备的解表、利湿的工效投合,由于其性凉,故常与桂枝伍用,酌加白术、茯苓皮、姜皮等药,屡获良效。


  臌胀臌胀晚期,腹水浮肿难消者,以五皮饮加杏仁、葶苈子、蝉蜕,常可取自豪料不到的佳效。王老说:五皮饮清在表之水,葶苈子泻在里之水,杏仁宣肺通调水道以助利水,而蝉蜕独入肝经,且能升散达表,趋下利水,诸药伍用岂能失效。


  医治种种外感疾病王老医治外感病喜用蝉蜕。如外感风寒伍用辛温解表药,风热伤风配以辛凉解表药。风疹、麻疹多配以牛蒡子、荷叶、防风、荆芥、浮萍。对于湿疹等,多配伍蛇床子、白鲜皮、露蜂房等。


  目晴云翳实用于炽热上攻,目赤头昏,陌生云翳之证。常与菊花、草决明、蔓荆子、桑叶、木贼草同用。


  高热抽搐外感病高热抽搐或赤子惊风抽搐,可配伍羚羊角(水牛角代)、全蝎、蜈蚣、钩藤、僵蚕、地龙等。


  在临床应用中应细致,对浩气虚衰者需佐以扶正药;因其趋下特点,妊妇寻常慎用。(《王文彦》)

对于医景堂学苑

医景堂学苑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