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床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除了东方快车谋杀案,关于阿加莎你还需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mbbdf_zx/emwsafw/

原创-11-14取暖取暖生活美学取暖生活美学

年版的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上映了,影片改编自阿加莎·克里斯蒂(AgathaChristie)的同名侦探小说。

尽管卡司阵营非常闪耀,可是这版的表现却不尽人意。影片为了增加娱乐性把推理过程削弱了,里面大侦探波洛的形象跟原著也有一定差别,更像是一个留着两撇胡子的福尔摩斯。很多观众都说在电影院里看得睡着了。

其实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已经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。早在年就被改编成电影,年英国itv也将这部作品制作成剧集。

珠玉在前,再次改编这个“大IP”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
除了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,阿加莎的多部作品曾被多个国家改编成电影、电视剧、戏剧以及漫画。而对于阿加莎,国内书迷亲切地称她为“阿婆”。

阿婆的原著小说也长期霸占畅销书排行榜。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,将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,只有圣经与威廉·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。

▲阿加莎·克里斯蒂

到底这位“侦探小说女王”的作品有什么魅力,能让她的书迷们津津乐道几十年,拥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呢。

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阿婆的作品,以及她笔下那些个性鲜明的角色。

说到阿婆笔下的大侦探,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赫尔克里·波洛。这位来自比利时的小个子侦探,老是被误认为是法国人。

他有一颗蛋形的脑袋,两撇弯弯的八字胡,常常把“小小的灰色细胞”挂在嘴边。

▲大卫·苏切特饰演的经典波洛形象

波洛的形象出现在阿婆的33部长篇侦探小说里,比较为人熟知的有《斯泰尔斯庄园奇案》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《罗杰疑案》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《阳光下的罪恶》等。

如果你看过阿婆的作品,就会发现阿婆是情节布局与描画人物的高手。

在她的作品中,谋杀案往往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特定环境中,故事一开篇人物就悉数登场,他们背景各异、个性鲜明,却各有各的不堪与痛苦。

▲《斯泰尔斯庄园奇案》《罗杰疑案》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《阳光下的罪恶》

谋杀案发生了,涉案的每一个人都有动机,也有作案的可能性,这使案情显得扑朔迷离,如误入迷宫。读者跟着波洛的视角去搜寻证物,与每一个人谈话,享受着推理的乐趣。

谜底揭晓时,凶手的身份和作案手法往往会令你大吃一惊,回过头来细细思索,却发现前文某处早已埋下伏笔,结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,让人不得不赞叹阿婆对于复杂的情节布局的掌控能力。

阿婆的作品情节常取材于她的现实生活。年仅19岁的阿加莎曾伴随患病的母亲到埃及疗养,于是有了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中那些对开罗的充满异域风情的描写。

39岁时,结束第一次婚姻的阿加莎曾登上东方快车远赴中东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也随之诞生。

▲年版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

更令人津津乐道的,是阿婆笔下层出不穷而又精确的下毒手法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医院中参加志愿工作。医院药房的药剂师助理身份参与培训,期间学习了不少药物知识。

药剂师的工作促使她写下她的第一部侦探作品《斯泰尔斯庄园奇案》,书中使用毒药的情节非常精彩。

斯泰尔斯庄园的主人埃米莉·英格尔索普太太被发现在床上剧烈地痉挛挣扎,十分痛苦,随后死去,原来是中了马钱子碱的毒。

经调查发现,杀死英格尔索普太太的马钱子碱正是来自她日常服用的补品。补品的处方中含有致死剂量的硫酸马钱子碱,不过它已经经过高度稀释,每次仅服用一勺的剂量并不会造成任何危害。

▲《斯泰尔斯庄园奇案》

然而凶手在补品中添加了溴化物粉末。溴离子能够取代硫酸根离子,把马钱子碱变成不溶于水的溴化马钱子碱沉淀下来。等到英格尔索普太太服下瓶底剩的最后一点药剂时,就相当于服下了几乎整瓶剂量的马钱子碱。

如此专业而又精准的以药杀人手法,让《斯泰尔斯庄园奇案》甚至被推荐作为化学系的学生课文。后人的毒药杀人的作品无一不是受到阿婆的影响。

阿婆笔下,少见手枪杀人、虐杀等残忍的手段,她更热衷于利用各种各样的毒药,这让阿婆的作品蒙上一股优雅而又神秘的色彩。

相比起大名鼎鼎的波洛,这位来自英国乡村的马普尔小姐显得更加可爱。

她是个终身未嫁的小老太太,和蔼可亲,总是拿着一团毛线在织毛衣,爱管闲事爱八卦。她也许没有波洛的聪明脑袋和丰富的破案经验,但她对人性的洞察力过人一等。

▲两任“马普尔小姐”,JuliaMcKenzie(左)GeraldineMcEwan(右)

马普尔小姐的案件基本都发生在风景秀丽的英国乡村,那里生活平静如水,风气因循守旧,人们彼此熟识,沾亲带故,情感也非常内敛,字里行间充满迷人的传统英伦气息。

但再平静的生活,也掩盖不住人性的疯狂。《谋杀启事》中的齐克村是一座最典型的阿加莎式的英国小镇,这里的生活无聊得像一潭死水。

▲《谋杀启事》舞台剧版

一天,镇上的小报上竟然刊登了一则谋杀启事,预告着一起谋杀即将发生。这就像一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面,激起千层波澜。

马普尔小姐照例伸出她灵敏的鼻子嗅来嗅去,她一边织毛衣一边跟别人聊天,看似闲扯家常,其实旁敲侧击地从别人口中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。当所有人都如坠雾中时,马普尔小姐则不慌不忙地指出犯人是谁,逻辑之清晰,头脑之清醒令人惊讶。

▲卷福曾出演《马普尔小姐探案》第四季

马普尔小姐的魅力大概就在于,她有一种看破世事的智慧。对于残忍的凶手,她总是能看到其可悲之处;对于困惑的年轻人,她也不吝温暖的助言。

马普尔小姐的案子总感觉比波洛的案子要温柔多情一些,她深谙人性的黑暗,却也不忘赞美人性的美好。

在阿婆的非侦探小说中,最有名的是《无人生还》和《控方证人》。

前者首创了“孤岛模式”,在推理小说领域影响深远;后者改编成的同名电影更是成为法庭电影的经典之作。

▲《无人生还》《控方证人》

而在阿婆的暮年,她曾以玛丽·韦斯特马科特(MaryWestmacott)为笔名,发表了“心之罪”系列六本探讨“爱”的小说。

这个系列与侦探和推理无关,你能读到阿婆不为人熟知的一面,她为人妻为人母的一面。这个系列基本都以女性为主角,每一本都是她个人生命的投射。

其中《幸福假面》一书,阿婆在自传中提到,这是“一本令自己完全满意的书”。女主角琼是个务实的人,一直都过着安稳的生活,无怨无悔为家庭奉献,也要求家人按着自己的规划去生活。但从未了解过家人真正的想法,以及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。

直到一次旅程中,火车因大雨而停开,琼受困于沙漠中的一个小站。她只能每天在荒凉的沙漠中散步,突如其来的独处时间,让琼不得不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。

▲《幸福假面》(AbsentintheSpring)

在自传中,阿婆写道,“一个女子对自己的形象与认知有确切想法,可惜她的认知完全错位。她在书中不断面对自己,却自识不明,徒增不安。”

在琼的认知中,一个女人要嫁个好丈夫,将儿女都培养成才,才是体面且受尊重的;而像她的老同学布兰奇那样,为了别的男人抛弃家庭,则是堕落而可怜的。

▲阿加莎年轻时

但琼经过深刻自处,才意识到以前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充满优越感、自鸣得意又愚蠢莫及。她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丈夫,不了解三个子女,甚至连自己也不了解。

书中最后一句话说,“你就只有你一个人,而且永远都会是这样。”

从这本书中,我们可以看到阿婆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思考,对世俗赋予女性的束缚的反抗,以及看清人的命运的悲凉。

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段“沙漠时间”,去好好地拷问自己的内心,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。即使意识到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,也要鼓起勇气走下去。

如果你想看精彩绝伦、构思巧妙的谋杀案,你应该去看赫尔克里·波洛;如果你想看思考人性的、小清新一点的谋杀案,你该看马普尔小姐;如果你想探讨爱的不同形式,想更了解阿加莎·克里斯蒂,那么“心之罪”系列很适合你。

阿加莎·克里斯蒂不仅仅是“谋杀大师”,也是参透人性的高手。在她的作品中,人的原罪与欲望无处躲藏,正义也从不会缺席。

深深的悲凉中透出人性关怀的希望,也许这就是她的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。

编辑:CARA

撰稿:Gina

图片来源:网络

//也许你还想看看//

▲在斯里兰卡,开启“少年Pi的奇幻旅程”

▲这份西语电影清单,堪称出轨的教科书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