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://bdfyy999.com/湖北省利川市忠路区狮子坝乡民主村,是一个地处深山中的偏僻小山村。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这里发生了一起令村里人感到特别恐怖的事。
据当地人说,那几年,每到七月份的时候,就会有成百上千条蛇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座新坟上,宛如聚会一般。不少村民路过这里时,都会被这奇异的景象吓得屁滚尿流,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。
这座坟里埋着的人,村里人都很熟悉。他叫程地明,是村里一位“捕蛇人”。自从五年前他被蛇咬死埋在这里之后,他的坟边便经常出现成群的毒蛇。
说来奇怪,这些蛇只聚集在他的坟边,遇到路过的村民也并不攻击,而是相互缠绕着扭动着身躯,似乎像是在举行什么仪式一般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一大群蛇在“翩翩起舞”
第一个发现群蛇聚会的,是民主村的村民刘兴政。
年7月15日中午,他去离这座坟墓不远的地方去打柴,老远就听到四周传来一种从没听过的“吱吱”的怪声。老刘忍不住好奇,顺着声音的方向走了过来,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声响。
没想到他走到距离程地明的坟不到三丈远的地方时,便发现程地明的坟墓四周的杂草一直晃个不停,不一会草丛纷纷朝两边翻倒,一条锄头柄一般粗的黑蛇高昂着头,大张着嘴,吐着血红的红信子,正领着一大群蛇在“翩翩起舞”。
据刘兴政说,当时坟墓边的草丛里也不知道有多少条蛇,但这些蛇全都跟在这只黑蛇的身后,面朝着坟墓的方向头一伸一弯的,似乎是在“拜坟”。
几分钟后,那只黑蛇爬上坟头,其他的蛇便停止了动作,全部抬起头面朝坟头,嘴巴里发出“丝丝”的声响。
刘兴政从没见过如此多的蛇,更没见过蛇群会做出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,吓得站在三丈外一动也不敢动,只感觉背后凉溲溲的,冷汗直流。
大约一个小时以后,坟上的那条黑蛇终于从坟上爬了下来,扭动着身体慢慢爬走了。其他的蛇也跟在它的身后,慢慢离去,一切又恢复了正常。
蛇群离开后,刘兴政老汉这才感觉双腿发软,一屁股坐在了地上,好久也站不起身子。直到他的儿子刘伦华见他上山一天都没回家,找到这座坟边,这才发现了刘老汉,将刘兴政背回了家。
刘老汉回到家后,在床上躺了三天,这才有力气下地。
刘兴政身体复原之后,将他那天在程地明坟边看到的事告诉了村民们。可村民们哪里肯信,都说刘兴政一定是在胡说。毕竟大家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大山里,这种万蛇聚会的事听也没听说过,谁都认为那天刘兴政老汉一定是撞了邪了,所以才会说胡话。
可是这件事过去不久,村里接二连三便出现了其他村民在程地明的坟边干活时,遇到群蛇聚集的事了。
虽然这些村民遇到的聚集的蛇的规模没有刘兴政的大,也没看到那条为首的大黑蛇,但到了这个时候,大家都相信刘兴政当初说的话是真的——程地明的坟边,真的会经常出现大量的毒蛇聚集的现象!
“捕蛇人”程地明
提起程地明,村里人都很熟悉,知道他是一个专门捕蛇为生的“捕蛇人”。
在一般人的印象里,毒蛇是一种十分令人可怕的生物。
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《捕蛇者说》,指出当年“永州之野产异蛇:黑质而白章,触草木尽死;以啮人,无御之者。”但是为了生存,有些专门的捕蛇人还是“争奔走焉”,不顾危险去捕捉这种毒蛇。
在《捕蛇者说》中,柳宗元记载了一位姓蒋的捕蛇人,虽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死于毒蛇之口,但由于“苛政猛于虎”,蒋氏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去抓蛇——因为只要抓到一条,就可以免除他一年的赋税,他们一家人就能活下去!
《捕蛇者说》中的蒋氏是一位祖传三代的专业捕蛇人,即使如此,他的祖父和父亲仍然死于毒蛇之口,说明捕蛇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。
而这位名叫程地民的新一代捕蛇人,明显并不是活不下去,他捕蛇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卖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。
据村里人说,程地民原来并不通晓捕蛇的技术。八十年代的一天,程地明上山砍柴时,在路边发现了一位昏迷不醒的中年男人。
程地明上前一看,发现这个男人浑身发着高烧,看样子是“打摆子”,于是将这个中年男人背到了自己的家里,又请医生来给男人打了一针,开了几贴药,将这个男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被救的男人告诉程地明,自己是来自四川的一位捕蛇人,这次是专门来利川这边大山里抓蛇的,没想到打起了摆子。要不是程地明出手相救,也许他就没命了。
为表达谢意,男人问程地明愿不愿意跟自己学抓蛇,如果愿意,自己愿意倾囊相授。
当时正值刚刚改革开放,农民们的副业很少,除了种两亩地之外很难搞到外块钱。程地明听男人这么说,又听说抓到一条蛇至少能卖上一两块钱,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?于是连连点头,表示自己愿意跟男人学抓蛇。
这个男人在地明家住了半个来月,将自己捕蛇的手艺全部传授给了程地明之后,便离开了利川。
男人走后,程地明开始了自己的捕蛇之路。也许是那个男人对捕蛇果然有一手,所以程地明每次出去抓蛇都不会空手而归,很快便靠捕蛇赚了不少钱。
有了钱之后,程地明成了村里第一个盖上瓦房的人,又娶了邻村一位有名的美女,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。
村里人见他抓蛇抓发了财,纷纷找上门来提出想跟他学捕蛇,但程地明总是以“师傅当年告诫我不可收徒”为由,拒绝了村民们的请求。大家虽然不高兴,但也没有办法。
不过程地明也不是完全拒人于千里之外,对于和他一起长大的两个发小周帮军和瞿亿华,他的态度就有所不同。
虽然仍然不肯把捕蛇的技术传给两人,但有时他也会约上两人给自己当帮手,抓到蛇卖掉之后再分给两人一点辛苦费,所以这两个小伙子也跟着程地明赚了不少外块,虽不能发家致富,但小日子也是过得有声有色。
惊现“野鸡脖子”
年4月17日上午,程地明又约上周帮军、瞿亿华一起上山捕蛇。三人带好工具,来到了一个叫菜家坪的山上。刚到山上,程地明便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条两尺余长的虎斑颈槽蛇。
虎斑颈槽蛇又名虎斑游蛇,俗称“野鸡脖子”。看过《盗墓笔记》的读者对这种蛇应该不陌生。在《盗墓笔记》中,这种蛇不但奇毒无比,还有着鸡一样的冠子,会学人说话。
虽然《盗墓笔记》是虚构的故事,但民间关于这种鸡冠子蛇确实有着很多神奇的传说,程地明所在的村子的老人经常说村后的山上也有这种蛇,没想到今天就被自己碰到了!
程地明知道这种蛇极毒,也没人敢收,所以二话不说,捡起一块石头便砸了过去,一下子将那条“野鸡脖子”砸死了。
就在程地明砸死这条蛇之后,还没走出几步,他又听到草丛中发出“吱吱”的响声。程地明停下脚步一看,不由得大吃一惊——只见六、七条“野鸡脖子”一边口内发出“吱、吱”怪声,一边朝他快速爬来!
程地明虽然天天与毒蛇打交道,但他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,不禁有些害怕。
但当着两个发小的面,他又不好意思露怯,于是壮起胆子,一边呼喊同伴,一边挥舞着手中的蛇杖,三人合力将几条蛇一一打死。
就在三人以为没事了的时候,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三人吓得腿肚子都软了。
只见草丛中不断发出“吱吱”的响声,越来越多“野鸡脖子”仿佛被人驱赶一般,不要命地向三人爬来。三人又惊又怕,一边用棍子和石头拼命地打,一边朝山下退去。
说来奇怪,这些蛇就像知道三人要逃一般,竟然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,将三人围在了中央。
三人见脱不了身,只得挥舞着木棍拼命地扑打,也不知道打死了多少只蛇之后,终于冲开了一个口子,没命似地朝山下逃去。
回到家后,三人将发生的事告诉了村民,大家都不信,因为他们去的地方并不是什么深山老林,而是很多村民上山干活的必经之路。大家经常从那里路过,从来也没见过一条“野鸡脖子”。
见村民不信,程地明于是带着一大帮村民重新回到了刚才遇到蛇的山上。此时活着的蛇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,地上只留下了一地的死蛇。
村民们见了这才相信程地明说的是真的,大家经过清点,发现被程地明三人打死的“野鸡脖子”居然有73条之多!
这次事件之后,程地明的老婆说什么也不让程地明去抓蛇了。她的理由也很简单:抓蛇虽然收入高,但太危险了,要是被这种蛇咬到了,神仙也救不了!
程地明见老婆反对,加上这几年自己挣到的钱也不少了,于是便答应老婆,自己再也不去抓蛇了。
捕蛇人被毒蛇“追杀”的五年
两年后的一天,程地明去利川办事,看到市场上有人在高价收购无毒的菜花蛇。程地明忍不住上前打听了一下,听人说菜花蛇的市场价已经高达每条30元,不禁又心动了。
要知道在当时的年,一个国家干部的月收入也不过几十元,抓到一条菜花蛇就差不多抵一个干部大半个月的工资了!再加上抓菜花蛇对于程地明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,他哪有不动心之理?
回到家后,程地明没费多大工夫便做通了老婆的思想工作,和老婆约法三章:自己重操旧业,但只抓无毒的菜花蛇!
要说程地明抓蛇的功夫可真不是吹的,重新出山后,仅用了一个月,他便抓到了三十多条菜花蛇,卖了一千来块钱!
老婆见他每天出门都不会空手而归,而且程地明又答应再抓上两个月,便给老婆买上一辆当时农村很罕见的嘉陵摩托,便也不再阻拦了。
农历七月十二这天,程地明又带上捕蛇的工具,来到当地一个叫马鞍山的地方捉蛇。也许是运气特别好,刚上山不久,他便抓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菜花蛇。像这么大的菜花蛇,如果遇到好买主,可以卖到40元出头呢!
程地明把这条蛇放进随身携带的网兜,见天色还早,又朝山上走去。他想着今天运气这么好,一定能再捉上几条,卖个好价钱,能早日给老婆买上一辆小嘉陵,老婆还不得乐死?
正当程地明乐滋滋地盘算时,他的脚边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青竹蛇,对着程地明的脚趾就是一口,将程地明的左脚小趾咬伤了。
程地明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蛇药给自己敷上,暂时缓解毒性的挥发,然后迅速下山,医院花了一百多块注射了一针抗毒血清,这才止住了蛇毒的蔓延。
自从这次被蛇咬之后,程地明就像撞了邪一般,只要出去抓蛇,必定会被蛇咬。那次伤好之后,程地明上山抓蛇,稀里糊涂地被一条蝰蛇咬了一口。
几天后他再一次上山抓蛇,又被一条野鸡脖子咬伤,医院去得快,好悬小命都要丢在山上了。
五年中,同样的事发生了不下十次,程地明也感觉到了蹊跷,心里也隐隐产生了恐惧,发誓金盆洗手,再也不捕蛇了。
可就算他不抓蛇,似乎毒蛇也不放过他,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他总是好端端地被突然窜出的蛇咬伤,要不是他总是随身带着蛇药,也许就命丧蛇口了。
年农历七月十五那天,程地明去地里除草时,在自家的田里发现了三条“野鸡脖子”。程地明这次没敢打蛇,而是转身就走,想第二天再来除草。
可没想到就在了一转身时,埋伏在路边草丛里的一条“野鸡脖子”突然窜了出来,冲着程地明的脚踝处狠狠地咬了一口。
都说脚部是人的第二心脏,而脚踝又是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。
程地明暗道一声不好,因为这次除草时天气太热,自己只穿了背心短裤,并没有带上蛇药,现在被这种毒蛇咬了,只有马上赶回家涂上蛇药,医院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!
程地明刚转过身准备回家,田里的三条“野鸡脖子”又迅速游了过来。其中一只猛地窜上程地明的脚背,又冲着他的脚背狠狠地咬了一口。
程地明“哎呀”一声坐倒在地,其他两条蛇迅速爬过来,冲着他的前胸和后背连咬了数口!
下午三点多的时候,程地明的妻子王金平见程地明还没有回家吃饭,于是赶到地里去寻。等她走到地里一看,程地明早就面色漆黑,口吐白沫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。再一摸他的胸口,早已停止了呼吸!
程地明死后,伤心欲绝的王金平将丈夫安葬于一个名叫“乌鹰岩”的地方。说来也怪,自从程地明埋在这里之后,每年七、八月间,总会有一大群蛇来到他的坟前,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,又或是在进行某种聚会。
自村民刘兴政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之后,又有不少村民也先后看见过许多毒蛇盘距在程地明的坟头。从那以后,大家都在背地里给程地明的坟墓起了一个外号——“蛇坟”。
蛇真的会复仇吗?
民间传说中有不少毒蛇复仇的神话故事,很多老人都听过这种传说,也有很多人相信蛇是一种会记仇的动物,如果有人打了它,它会记一辈子,甚至还会找到这个打过它的人复仇。
程地明最终死于蛇口,是不是也是因为打死的蛇太多,又或者打死了蛇王,遭到蛇的复仇呢?
狮子坝乡民主村发生的这个奇事,也惊动了当地政府。但说来也怪,政府也曾派过专家来到现场查看,但却并没有发现有毒蛇聚集在程地明坟头的情况。
在专家们的眼里,蛇的视力很差,主要靠位于鼻孔与眼之间的“颊窝”感受外界物体温度的变化来捕猎,根本看不清楚打它的人的长相,所以不可能有意识地去报复打过它的人,民间故事中传闻的蛇来寻仇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。
专家们认为,程地明的坟墓刚好葬在一块经常有毒蛇出没的地方,夏天又刚好是某些蛇类交配的季节,所以蛇把这个坟墓当成了交配的“天堂”,这才聚集在程地明的坟墓周围的。
不过专家们还是警告说,人与动物同是“地球村”的居民,可是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进行任意捕杀,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,因而也会出现动物对人类的主动攻击行为。
专家们称此为“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”。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,认识到“爱护环境,爱护野生动物,就是爱护人类自己”。
专家们还举了一个著名的案例。年10月,美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雅各布·米尔带领一支7人的科考队来到巴西亚马孙河的密林探险时,遭到一群恐怖的“青蛙”的袭击,造成一名队员双目失明,3名队员重伤的严重后果。
为什么可爱的青蛙会变得如此可怕?科学家经过严密地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:一切来自环境的恶化。
原先这些青蛙的生存环境都非常良好,可由于近年来污染日趋严重,青蛙产生了变异,最后变成了与原先有完全不同习性的动物,打破了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对于青蛙不会伤人的印象。
专家们因此警告说:“倘若环境继续恶化,其他一些原先温顺的动物也会变成触目惊心的恶魔。”
说来也怪,自从政府请专家来对程地明的“蛇坟”进行考查之后,再也没有发生过蛇群在程地明的坟头聚集的事了。
现在当地政府已把“蛇坟”开辟成了当地一处景点,每年都有不少学者和探险爱好者慕名来到这里参观、考察和旅游,程地明怕是万万想不到,他死之后,居然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几乎每位来参观的人,都想从程地明的妻子王金平口中得到更多、更详细的程地明的故事。
但王金平总是不愿意接受采访,也不愿意多谈程地明的过去,她说她唯一的心愿,就是和儿子一起平静地生活,守护好程地明的坟墓,不能再让丈夫的坟墓变成“蛇坟”了。
至于蛇群为什么如今不再聚集在程地明的坟上,程地明的儿子的看法可能有些道理:现在我爸的坟前总是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,蛇就是想来,它也不敢啊!
参考资料:
世界风俗网:《探秘湖北利川市诡异“蛇坟”:坟墓五年四周常年寸草不生》
高育红:《大自然的报复》